中国电焊界第一人!外企开8倍年薪挖人,只在没事时焊接东风导弹
http://www.weld21.com 2021-03-01 09:32 来源:腾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什么行业中只要踏实肯干,学会匠人精神就能够做出成就。
  今天介绍的这位是一名焊接工,但是他在焊接的领域上做到了最高最强,凭借自己焊接的手艺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代表人物,最美职工称号。
  他是中国焊接界的第一人,曾为东风导弹焊接,他就是一心为国的高凤林。



  被迫的选择

  1978年,高凤林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技校,这所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工作都是与火箭飞机等航空设备为伴。他最终选择焊接专业也是被迫的,想着与飞机火箭错过,高凤林还是有一阵失落。
  由于对专业没有兴趣,且焊接专业就是在大马路上修下水道这种工作,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于是不认真学习,老师问其原因也直说没兴趣。
  对于焊接专业重新燃起兴趣是在两个月后的一次下厂实践中,参观第一代氩弧焊工陈继风的车间。
  陈继凤对孩子们说:"氩弧焊的焊接人员都是金手银手"当时我国还没有自主生产氩气能力,普通氩气进口3万元一瓶,高纯度氩气6万元,培养专业的焊接工相当于培养专业的飞行员。
  在那次参观中,高凤林看到了焊接师父熟练焊接火箭发动机的操作,这吸引了高凤林。
  在这次参观之后,高凤林对于焊接产生了兴趣,成绩也直线上升。毕业时,高凤林也成功进入焊接车间,当时仰望的陈继凤成为了高凤林的老师。
  陈继凤对于焊接这个工种总结有三点:稳定性,协调性和悟性。焊接枪要拿得准,拿得稳,焊接到精细的地方时甚至呼吸都会产生偏差。
  做大任务的时候需要几十小时的工作,身体协调性不好做完就散架了。不同于有标尺的工种,焊接的时候的分寸感没有老师可以教,全凭自己的悟性,这种隐性知识是区分焊接工水平的关键。

  知难而上

  刚到厂子一年,高凤林就展现出自己的焊接天赋。师父陈继凤让高凤林参与火箭长征三号的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很多工作多年的老师傅都不敢接手这个项目,也不会接触到当时******最精确的发动机。
  火箭高20层楼,这个大家伙仅仅一个密封圈甚至几克的杂质都可能让他解体。高凤林没有犹豫,带着安全帽就登上操作台,这一次让车间内所有人都竖起来大拇指"焊得比师傅还要漂亮"
  20世纪90年代初,航天部举行技工比赛,高凤林拿下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这让高凤林的名声走出了厂子,甚至国外的高精尖项目也要找高凤林来做。
  年轻的时候,高凤林追着难题跑,而到了生涯后半段,难题追着高凤林跑。
  对于高凤林来说,生涯最难的挑战就是焊接长征五号。2007年时,长征五号新二级火箭发动机出现故障,发动机喷管管壁只有0.33毫米厚,焊枪多在上面停留0.1秒,就可能烧穿喷管。
  要保证零件不变形,还要通过检漏测试,这种难题找到了高凤林,从工艺过程到焊接生产,高凤林都给出极具体的方案。
  操作台在半山腰位置,在接近盲焊的状态下要快速焊接完毕,避免燃料挥发。站到操作台上,高凤林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按理说经验丰富的高凤林不会如此紧张,但后来参访中说:"当时自己太在意荣誉了,要是拿不下来,前半生的荣誉名声都栽到这了"

  产品就是人生

  别人都说高凤林是焊接之神,但高凤林自己解释道:"别人很多年拿不下来的难题,我为什么几个月就完成了,是因为我善于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
  徒弟眼中的高凤林是永不停止学习的,是永远班级里最有学习热情的人,曾说:"我跟了师父二十年,他保持着一有时间就看书,钻研新知识的习惯"
  这是因为高凤林知道对待自己的产品就要像对待人生一样认真负责,1988年开始,高凤林还陆续报考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课程。
  师父陈继凤的衣钵由高凤林继承,高凤林也为徒弟们逐渐铺路,往往选择站在徒弟后面,让徒弟心里有底。
  有次航空焊接系统比赛,高凤林让其中的一位徒弟去参加,但徒弟心生胆怯,害怕丢师父的人,后来在高凤林的一再鼓励下徒弟才去比赛,最后还拿了第一名。
  "我知道他没问题,但是就缺一份勇气""很多徒弟能力都够,但一遇到一线攻关的重要时刻,手还是会抖,让会找我来焊,这样可出不了徒"。
  所以每当集体学习时,高凤林都会组织学生一起看《亮剑》《士兵突击》等等影视剧,希望能养成徒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本事。
  高凤林一生的80%的时间都在工作,15%用来学习,只有5%的时间拿来陪家人。有一年连续攻关一个月的时间,高凤林几乎都没有合眼,车间干到早上5点多,洗把脸,8点又准时出现在车间里。
  这么拼命是因为高凤林看到无数人都在等着,责任感让高凤林不停歇。凭借这样的勤奋努力,高凤林在焊接领域突破200多项难关,主导参与9次国家专利与国防专利的申报,解决了数十年没有解决的难题。
  曾有外企开出8倍年薪挖人,再加上两套房,总价值超过千万的条件,只在没事时焊接东风导弹。而高凤林并没有为之所动,表示自己会一直留在祖国为祖国工作。
  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在他眼中,看着自己焊接的发动机运载着卫星飞向太空,心中的自豪感是无法用金钱来交换的。
  现在的高凤林没有退居二线,依旧挑战着世界焊接最难的难题,当有人问他还希望拥有什么的时候,高凤林回答:"我希望自己有无限的经历,不用睡觉,总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
  如今高凤林工作室有十几名徒弟,都是焊接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其中包括特技技师,高级技师。


页面功能 】【返回首页】【关闭
更多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新型焊接智能装备技术,成功应用高速磁悬浮列车项目(02-22)
·专注细分领域 一般工业打响智能焊接“攻坚战”(02-02)
·中国二冶集团两项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殊荣(12-11)
·国宝焊工:薄如纸的一张张殷瓦钢,焊接得天衣无缝(10-15)
·智能焊接推动“智造”升级(10-14)
·四化建攻克超大管道自动焊接难题(10-12)
·航拍华东****铁轨焊接基地 百米高铁长轨从此诞生(08-18)
·焊接机器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关键技术仍需进步(08-17)
·如何选购焊接机器人(08-04)
·上海市焊接协会八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07-25)
热点文章 更多>>>
会员动态 更多>>>
网站动态 更多>>>
论文集锦 更多>>>
特级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焊接21世纪-中国焊接器材网 技术支持:3w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