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2月8日发表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科学家”》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这里是东京工业大学物质理工学院教授一杉太郎的研究室,负责新材料研发的“机器人科学家”正在辛勤工作。所谓“机器人科学家”,实际上是指能够在多种实验条件下自动试制和评估薄膜等各种材料的实验设备。 而该设备被称作“科学家”的原因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评估数据对下一次需要何种合成条件进行计算。据说这是全世界首款利用无机、固体材料进行全自动探索实验的装置。 研究人员使用该设备成功确定了合成条件,从而将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二氧化钛材料的电阻降至最低,而耗费的时间仅相当于人类手动实验的十分之一。 一杉教授介绍说:“欧美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新材料方面先行一步,而我们希望这款设备能够一举反超。”一杉教授在新一代全固体电池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也是政府材料战略有识者会议的成员。 研发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的一种创新。原本依靠研究者的经验和直觉来发现新材料和候选新药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完成,它们利用最新的数据科学探究复杂的研究对象。科学的样貌将因数字化而改变。 首次对由人工智能发现的候选药剂开展的临床试验也已在日本展开。用于治疗强迫症的化合物“DSP-1181”就是由大日本住友制药和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企业埃克赛恩希亚公司合作研发的。 对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利用将使研发周期由通常的4年半缩短至1年。例如,在药物研发领域,研发人员已开始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取学术论文,寻找候选物质。 人工智能能够对物理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吗?日本的研究团队就这一困扰人们多年的疑问给出了答案。神户大学副教授谷口隆晴和大阪大学副教授松原崇等人在确保包含能量守恒定律在内的物理定律成立的同时,研发出能够预测物理现象和成功进行模拟实验的全新人工智能技术。据说这种技术能够基于观测数据对波的传播、结晶的形成、材料的龟裂过程等物理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两位学者的论文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一次线上顶级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研究领域,数字化进程也起到了助推作用。理化学研究所生物资源研究中心负责人市桥泰范等人就成功实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数字化。他们使用的是通过医学研究等方式研究蔬菜栽培生态系统的“多元混合分析”方法,对农作物、微生物、土壤等各个要素的复杂关联进行网状分析。市桥是这样理解数字化的意义的,他说:“以往人们都是基于经验形成农业理论的,但是现在开辟了一条以工业思维推进农业生产的道路。” 想要实现研发领域的数字化,势必需要大量的计算设备。除了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富岳”超级计算机在2020年投入使用外,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人工智能专用超算“人工智能桥接云基础架构系统”也得到了强化。据该所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辻井润一介绍,日本在计算实力方面暂时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现状正得到改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人工智能和数字科学等新一代研究手段变成我们的“囊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