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在京召开,旨在为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自全国28个省180多个区县的地方教育局长、电教馆长、中小学校长及来自数十所高校师生近千人参加了峰会,直播实时观看人次超过1000万。 峰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教委主任刘宇辉谈到,北京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落实国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他强调,北京将率先实施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以人为本、人机协同、统筹发展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日益深入,个性化学习和减负增效得到实现,与此同时,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始终如一。”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在助力因材施教和实现教育均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学情数据价值,实现因材施教。人工智能还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偏远地区,比如双师课堂就将城市教师与边远地区的学生连接在一起,通过终端,教师远程实现智能批改和学情分析,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人机协作、人机耦合将是未来趋势,我们不仅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问题,更要让孩子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刘庆峰说。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建议,可以将智能化教育评价纳入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高校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国家层面建立智能教育评价平台,共同解决教育中的真问题、难问题、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指出,如何平衡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当前中国教育需要应对的问题,而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智能技术变革教育具有个性化、情境化、数据驱动、新教育生态等基本特征,从人类“适应”机器,再到机器“真正”服务人类,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主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学习研究院,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共同承办。 “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搭建了“AI+教育”跨界交流与高端对话的平台,为智能教育带来了新的启迪,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全面到来,而教育的未来已然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