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心理导致降价抛售
钢材下游市场的萎缩态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需求也并不是一夜间突然消失,应该如何解释钢材价格的骤然下挫?
“跟股票一样,钢材市场现在是买涨不买跌。”广发证券研究员刘保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下游厂家来说,买钢材囤积在仓库里是因为担心钢价上涨太快,现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更担心金融的流动性问题,宁愿持有现金,只要不是急用就不会下单购买。而前段时间钢价猛涨,因此积累的库存也还能消耗一段时间。对于钢厂来说,也担心现金流的问题,如果钢材卖不出去,银行又贷不到款,就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境,因此不惜降价抛售。
银河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孙勇则认为,除了受到市场的恐慌心态影响以外,钢材价格虚高导致行业出现泡沫。钢材价格前期的上涨并不是由需求拉动的,因为对钢材市场的预期走高,不少贸易商都囤积了很多的存货,加上铁矿石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钢价在短期内被拉高,造成钢材需求增长的假象。而下游行业过去发展得很快,近段时间因为宏观经济的影响,发展放缓,需求减少的信号却因为钢材价格虚高,没有传递到钢厂,当中间环节的存货囤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泡沫释放出来,就导致了钢价暴跌。
企业放松警惕后悔莫及
实际上,早有信号显示钢材需求有所减少。在首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安阳四大钢厂宣布10月大规模减产之前,受奥运会影响,华北地区钢铁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停产限产。华北地区生产了国内40%以上的粗钢,如果需求保持不变,华北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应该会引发钢价上涨。但奥运期间钢价却大幅下跌,透露出2008年下半年钢材需求远远没有想象中的旺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此次钢价下跌的因素并非在近期才形成,许多企业沉睡在高利润的“春秋大梦”中,而未对危机保持应有的警觉。
铁矿石压港成噩梦
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冯炳文则认为,部分钢铁企业对原材料价格的被动,增加了市场风险。以韶钢为例,4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又没有稳定的长期国外供应商,对原材料缺乏议价能力,为了满足日常生产只有选择尽可能地囤积原材料。记者了解到,早在6、7月份,韶钢还特意将原有的部分经营办公区域改建成仓库,以扩大铁矿石的仓储能力。但如今铁矿石现货价格猛降,企业变得骑虎难下。
由于三大铁矿石巨头漫天要价,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再次高涨,许多钢铁企业因为担心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储存了相当多的铁矿石,也占用了大笔流动资金。数据显示,从今年7月以来,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维持在7000万吨的水平,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从1800元/吨的高点降至700元/吨。包括现货矿、长协矿合计浮亏约为260亿元。剩下的部分主要是贸易商持有,浮亏40亿元。7000万吨铁矿石给国内钢铁业带来的浮亏总数将近300亿元,也直接导致10年来钢铁全行业的月度亏损。它与金融风暴互相影响,最终将钢铁行业拖到一个低速发展的轨道上。
争先恐后的减产狂潮
为防止亏损,国内钢铁企业纷纷选择减产或停产。7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企加入了“减产”大潮,国内钢企月产量已经减产20%以上,****预计减产50%。
宝钢早在今年9月起就已借高炉维修的机会实行“秘密减产”,最近2个月实际减产超过20%,并将在12月正式加入限产大军。在上周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董秘陈樱表示,“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按利润****化的原则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坚持‘以销定产’。”
10月,河北钢铁、首钢、山东钢铁和安阳钢铁(3.31,0.06,1.85%,吧)宣布减产20%。而此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钢企以检修的名义进行了减产,如沙钢8月上半月检修了宽厚板,影响了7万吨的产量;马钢的中板线检修了20天,相当于减产6万吨;太钢则在9月份进行检修,相当于减产13万吨。
一名韶钢的生产车间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有的锅炉已经停产两个月,因为没有生产任务,部分工人上班打完卡就回家。减产的主要为普通钢材,因为普通钢材的亏损面比较大。船板这类附加值高的钢材还有利润,但也是严格按照订单来生产。
不仅是包括宝钢、首钢、武钢等在内的钢铁巨头已经开始减产,一些规模略小的上市公司甚至全线停产。
减产有助稳定钢价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民认为,就企业经营的层面而言,“限产减产”将有利于钢厂缓解目前较为严重的产品库存积压问题。
受钢价持续下跌,市场观望气氛凝重的影响,钢材销售疲软,钢厂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减产限产”除了减少可能的产品入库量,缓解库存压力外,还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同时,由于钢厂的库存压力大,资金占用严重,对未来预期悲观,使得一些钢厂为了急于回笼资金,采取种种扰乱市场价格体系的价格策略,对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与波动。在目前的流通环节中,钢厂对钢贸商不断加大的“保值销售”策略与力度可能也是导致钢价大幅加速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流通环节而言,钢厂“限产减产”将会部分缓解市场对供需的预期,稳定前期快速下跌的钢价。钢价大幅下跌的后果就是一方面贸易商为了避免损失不敢贸然接货,另一方面部分下游用户持币待购,一些正常的需求得到抑制,这反过来又对市场产生消极的后果,造成需求进一步减弱的“假象”。钢厂“减产限产”的行动将有利于市场对供需预期的缓解与改变,从而可能对其交易心理和交易行为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吸引流通商和消费商积极入市,改变目前交易低迷的状态。
4万亿方案短期难惠及钢市
中央近日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估计会带来约1亿吨的钢材需求,钢铁业应该是受惠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消息一出,立即在国内钢铁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应。大部分业内分析人士都一致地认为,这“对钢铁业绝对是利好”,将有助于刺激下游市场的需求,缓解钢铁行业的恐慌情绪。
据相关资讯机构的初步估算,此次扩大内需措施中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对钢铁产业的拉动最为直接,这也就意味着建筑用材的受惠效应将会快一点。
拉动钢材消费的建设项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按照投资与钢材消费的相关性换算,初步估计此次扩大内需措施直接增加的钢材消费量将在8000万吨至1亿吨。
尽管如此,业内一些专家认为钢材市场回暖尚需时日。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冯炳文对记者表示:“新政策从计划到实施需要时间,而钢材市场恢复到正常状态预计还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新增的钢铁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际需求下降的影响,但国内需求下降的趋势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由于产量过剩造成的国内钢铁高库存现象仍需要3-5个月的时间来消化,而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压力则是需要更长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